
一路长歌再启程,山海奔赴续华章。6月24日下午,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系2025届毕业典礼于701报告厅温情启幕。音乐学系系主任何宽钊、党总支书记吴晓萍、学校党委原副书记苗建华、原副院长周海宏、音乐美学教研室主任程乾、中国音乐史教研室主任陈荃有、世界民族音乐教研室主任陈朝黎、音乐艺术管理专业教研室副主任昌青等音乐学系教师,与近百名毕业生及亲友共聚一堂,在满载收获与期许的盛夏,为青春加冕,为远行壮歌。


世界民族音乐教研室主任陈朝黎主持典礼
典礼未启,情已满溢。
毕业生们身着学位服驻足留影,
指尖抚过定格往昔的照片墙。
与同窗相拥笑谈,
图书馆里的伏案疾书,
田野采风时的乡音袅袅,
学术论坛上的思想交锋,
每一帧都是音乐学系独有的精神图腾。


系主任何宽钊教授以父辈般的温情,将这场临时起意却心意拳拳的典礼称为“学涯成人礼”。“作为学校盛大典礼的补充,系里的毕业典礼主打一个‘慢’字,在小舞台上多停留一会儿,多沉浸一会儿,好好看清师长的眼睛,让这一刻成为生命中的重音。”谈及育人初心,松弛教育破除内卷枷锁,赋予学子自由呼吸的艺术空间;价值塑造淬炼集体意识与奉献精神,锻造未来嵌入社会的灵魂榫卯。面对人工智能的世纪叩问,音乐学系学子需高擎人文火炬,当技术洪流席卷而来,两个“葆有”送给毕业学子——唯葆有艺术信仰与人性尊严,方能捍卫诗意栖居的精神原乡;唯葆有美德之光,拒绝精致利己主义,才能在浮世中锚定心之所向。致辞尾声,何宽钊赠予毕业生们深切的期许:“不祝前程似锦、一帆风顺,而祝你们前程远大,一帆高悬!”

教师代表、音乐艺术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昌青老师以笑泪交织的"空巢"隐喻触动全场。“九月排课表时才惊觉,这次真的没有你们了。”怅然若失,却更欣慰于学脉品格的无声传承,那些被学子内化的担当本能、经年沉淀的学术耐性,终将成为直面社会的根基。母校就是永备碗筷的“娘家”,2028年6月17日是个恰逢周六的校友返校日,若得闲,回家讲讲“婆家”故事。当世界喧嚣不定,面对前路迷雾,唯有持守沉得住气、经得起推敲的精神底质,在时光长河中静默深耕,道路才会在坚定步履下延伸。
随后,我系优秀毕业生代表谢林萱、王梦萱、毕潇丹和于也媞代表广大毕业生们,分别结合各自经历和感想,表达学子心声,以专业微光点亮艺术星河,感恩母校母系,感谢师长亲友。

本科毕业生代表谢林萱回溯从闽西山城到央音的蜕变,以艺术管理者的理性之笔勾勒幕后英雄的浪漫——不是舞台焦点,却是让聚光灯精准亮起的人。愿同学们持续成长,慢慢成为自己曾经仰望的人。

硕士毕业生代表王梦萱回望八年求学路,这是一场沉静而丰盈的自我修行。从知识体系的构建到人格精神的塑形,音乐学系赋予学子们的不仅是学术羽翼,更是在时代洪流中扎根沉潜的思维能力。

硕士毕业生代表毕潇丹以姓氏谐音趣解离别,感激对人生无限可能性永怀的敬畏、持续的探索,感恩导师“日进一寸何茫然”的朴素箴言,愿带着音乐学系赋予的底气与锐气,持续不断地自我更新。

博士毕业生代表于也媞以"学术深潜"为题告白,板凳十年冷,淬炼学术魂,那些抓耳挠腮至东方既白的夜,终将凝成文化解码的利刃,“音乐学人”四字,是永恒的烙印。

党总支书记吴晓萍教授以83年前胡适赠予北大毕业生的智慧箴言为引,为学子熔铸三剂人生锦囊。首先,音乐学人的终生使命当以问题意识锚定学术航向——从音符裂隙中聆听历史叩问,成为永不枯竭的真理追随者;其次,当职业与志趣未契时,需以业余兴趣丰盈生命维度,让热爱的清泉滋养灵魂厚度;同时,纵遇风雨荆棘,更要深信功不唐捐,今日埋下的种子终将在未来时空绽放繁花。吴书记的寄语如钟磬鸣响:"此去山高水长,央音永远是归途的守夜灯!愿你们如仲夏骄阳——以滚烫赤忱照亮征途,弦歌不绝直抵星穹!"
典礼终章在庄严而又不失欢笑的拨穗仪式中走向高潮。何宽钊教授、吴晓萍教授,以及各教研室主任亲手为91名毕业生拨穗,当穗结自右而左轻扬,智慧的火炬完成交接。流苏摇曳的瞬间,当快门声如潮水般响起,掌声与鲜花交织,有人与导师紧紧相拥,有人向观众席的家人用力挥手。









万灯皆明处,群星必赴约。“beat365官方网站的光芒,将永远照耀你们的前程!”当年录取通知书背面的诺言随鲜花与祝福洒满归途。此去或搏浪文化潮头,或深潜学术瀚海,当风口浪尖的泥沙俱下,当水下暗流的孤寂袭来,请记得音乐学系灵魂筑下的基石。这束文明之火,终将以一灯传诸灯,照彻漫天星穹。
文:毕潇丹
摄影:周泽彤、林梓琦
复核:陈朝黎
签发:何宽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