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16点,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系2025年秋季艺术实践周“讲演音乐会”与“戏曲、说唱、中外民歌交流展示”活动于琴房楼演奏厅圆满举行,为本次艺术实践周拉开序幕。舞台上,琴声与心灵对话,音符与灵感共振。本次活动为音乐学系学子们提供了互鉴、交流、学习的平台,在酣畅淋漓的演绎和直观生动的讲解之中,书页中的理论文字跃然台上,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荟萃一堂,令在场观众沉醉不已。
以讲释演——学术思维与舞台的激荡
本次讲演音乐会延续历届音乐会的传统,运用“讲+演”的表演形式,展示音乐学系学子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素质。经由同学们陈述、演绎,无论是西方经典音乐作品,还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或是中国近代音乐作品,都呈现纯粹的音乐之美。
音乐会以李瀚清、林妤演奏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的两个乐章——《黄河船夫曲》和《黄河颂》为始。主讲人李瀚清立足音乐史视角,将音乐作品与时代背景结合,阐明《黄河》三部曲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屈抗争的精神,并特别演示作品中模拟浪涛翻滚的琶音与《义勇军进行曲》动机,向这部具有深远民族象征意义的音乐作品致敬。

钢琴协奏曲《黄河》选段《黄河船夫曲》《黄河颂》
改编:殷承宗、储望华、盛礼洪、刘庄
主讲人:李瀚清
钢琴:李瀚清、林妤
叶晏嵘、乔锡禹带来了萨克斯管经典独奏曲目《自由射手主题幻想曲》。萨克斯管演奏者叶晏嵘介绍了“歌剧幻想曲”这一艺术体裁,指明这首作品重新构建韦伯《自由射手》中原有的音乐结构。他在演奏中将歌剧的戏剧张力与萨克斯管的抒情性充分交融,这得益于他六年来学习萨克斯管的经历,让手中的乐器展现独特的魅力。

《自由射手主题幻想曲》
作曲:沙瓦瑞
主讲人:叶晏嵘
萨克斯:叶晏嵘
钢琴:乔锡禹(辅修)
王佳瑶在介绍钢琴作品《丑角的晨歌》时,重点强调这首作品中和声色彩以及音色的变化:开篇使用不协和和弦,音色明亮干练;中段的和声色彩转向柔和,音色朦胧诗意,二者对比强烈,体现出新潮的音乐风格,是作曲家拉威尔音乐风格由浪漫主义过渡进入印象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品。该音乐作品在王佳瑶的演绎下,呈现饱满的节奏张力与色彩变化,使听众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西班牙风情画之中。

《丑角的晨歌》
作曲:拉威尔
主讲人:王佳瑶
钢琴:王佳瑶
罗康妮学习小提琴已有十五年,升入大学后仍在坚持研习小提琴演奏。她结合弓法与音色变化的现场示范讲演,将学术分析与演奏经验融会贯通,展示《爱的忧伤》与《爱的喜悦》两首作品在旋律重复中细腻的情绪层次处理方式,体现作曲家克莱斯勒将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融合的创作理念。

《爱的忧伤》与《爱的喜悦》
作曲:克莱斯勒
主讲人:罗康妮
小提琴:罗康妮
钢琴:张静怡
叶晏嵘再次登台,带来钢琴作品《g小调夜曲》。他以“体裁”为切入点,指出作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既具有玛祖卡的三拍子特征,也具备宗教圣咏般简洁庄重的和声,是对夜曲体裁传统的突破。尤为可贵的是,叶晏嵘在步入大学后才开始系统学习钢琴。首次登台演奏钢琴,他用优美细致的触键倾诉作品中的悲喜,生动展示我系学子多元发展的艺术才能。

《g小调夜曲》(Op,15 No.3)
作曲:肖邦
主讲人:叶晏嵘
钢琴:叶晏嵘
紧随对西方音乐作品的演绎之后,由梁翰轩、孔卓熙、杨其睿、孙金田、李欣睿、谭笑、黄浩伦带来的《江南丝竹》一曲呈现了截然不同的中国传统音乐风采。该曲目由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的《中花六板》编订而来,在行云流水般的合奏中尽显欢快之感。值得一提的是,主讲人梁翰轩学习中阮仅四个月,此次登台正是希望亲身体会民间音乐体裁的内在意蕴。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反映出我系学子对传统音乐的求索精神。

《江南丝竹》
订谱编配:吴国梁
主讲人:梁翰轩
曲笛:孔卓熙
二胡:杨其睿
中胡:孙金田
扬琴:李欣睿
琵琶:谭笑
中阮:梁翰轩
鼓板:黄浩伦
以声传情——多元艺术的共鸣与回响
下半场的“戏曲、说唱与中外民歌交流展示”活动中,舞台上的艺术语汇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四组节目横跨草原的苍莽与京城的典雅;包罗戏曲的声腔与民歌的韵律,不仅彰显我系学生跨文化的艺术理解力与舞台表现力,也搭建起传统与当代、本土与国际之间的对话桥梁。在青春与多元文化的交汇中,不同类型的音乐为观众带来心灵的感动,余韵悠长。
张浩哲、孔卓熙、杨其睿共同演绎图瓦民歌《AA Shuu de Kei-Oo》。该曲中反复出现的“AA Shuu de Kei-Oo”一词在重复中由弱及强、由慢渐快,以粗犷自由的歌声与琴声将气氛烘托至热烈,将歌中图瓦女子之美与俄罗斯图瓦音乐的自然之美交融,带给在座师生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

图瓦民歌《AA Shuu de Kei-Oo》
演唱:张浩哲
图瓦三弦:孔卓熙
鼓与摇铃:杨其睿
王方怡演绎京剧经典剧目《三家店》,准确勾勒剧中人物的忠肝义胆与内心煎熬,在兼顾现代性的同时展现传统戏曲的戏剧张力。虽然在表演过程中出现短暂的意外状况,但王方怡从容应对,迅速调整演唱状态,继续演出。这正是现场表演的魅力所在,也无疑是对我系学子临危不乱的专业艺术表演素养的展露。

京剧《三家店》
演唱:王方怡
孙梦晗身着五音戏戏服登场,为观众献上山东淄博市地方剧种五音戏《云翠仙》选段“晴空霹雳当头炸”。由于专业和兴趣使然,过去从未系统学习五音戏的她跟随家乡五音戏演员深入研习了这一唱段。在舞台上,她身姿蹁跹,声腔动人,惟妙惟肖地演绎剧中人物遭人背叛后“震惊-悲伤-心如死灰”的情感递进过程,用歌声呈现家乡的戏曲风韵,给予听众极大震撼。

五音聊斋戏《云翠仙》“晴天霹雳当头炸”选段
演唱:孙梦晗
临近音乐会结尾,由伊茹乐赛汉、吉雅黛、哥拉尔、楠静带来的蒙古族长调《四岁的海骝马》与短调《等你归来》将演出推至高潮。四位表演者身着蒙古族传统服饰,以蒙语演唱,用粗犷而富有生命力的歌声与舞姿彰显游牧民族的雄浑与奔放。此次表演对于他们而言不仅是一次舞台呈现,更是回望蒙古族文化根源的历程。怀抱着对草原与骏马的深切情感,他们走下舞台,打破表演与观众席间的界限,使歌曲中万马奔腾般的激情感染每一位观众,让整场音乐会在欢腾的气氛中到达尾声。

内蒙民歌《四岁的海骝马》《等你归来》
演唱:伊茹乐赛汉、吉雅黛、哥拉尔、楠静
“我的舞台我做主,你们的舞台你们做主!”演出结束后,系主任何宽钊教授对本次音乐会予以高度赞誉,表示“讲演音乐会”与“戏曲、民歌展演”活动如今成为音乐学系的重要传统,已然不仅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更是我系学子“进得书斋,上得舞台”专业素质的生动体现,并鼓励更多同学积极参与其中。
音乐的生命在实践中延展。舞台上,每一位同学都用自己的方式讲解并演绎节目,让音乐厅激荡着思维的回响。本次音乐会生动诠释了我系学子精湛的音乐实践能力,也展示了音乐学人严谨的学术思维与开阔的艺术视野。未来,我系学子也将继续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基、以专业的艺术素养为翼,步履不停,奏响属于新时代音乐学人的新乐章!

撰稿:杜一粟
签发:何宽钊